我还能工作,就不能停
作者:付玉梅 刘舒扬
冯增昭如同一匹在中国广袤大地上奔驰的马,他并不是那种“千里马”,而是更像“驽马”——虽然速度不快,但凭借坚定的决心,他坚信自己总能走到终点。冯增昭曾笑言,别人一两天走完的路,他可能要花上十天半个月,但凭借“锲而不舍”的精神,总能到达目的地。
身为地质学教授,冯增昭的步伐跨越了中国古地理的未知领域,随着他一次又一次的实地考察,许多原本空白的学术区域被逐渐填补。如今,虽然他的步伐停下了,但他为古地理学做出的贡献依然深刻影响着后人。
2023年1月5日,冯增昭教授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,仍然在坚持工作,最终驾鹤西去。那时,距他去世仅四天,他还在办公桌前工作,直至最后一刻。
与冯增昭教授的见面,发生在2022年深秋。当时,96岁的他因一次简短的发言,突然成为了媒体的焦点。那是2022年7月16日,国际古地理学会的成立大会上,冯增昭教授亲自站在讲台上,穿着一件简洁的蓝色衬衫,双耳佩戴着助听器,神情专注而自信,声音铿锵有力地用中英文表达了自己对学会未来的期待。
展开剩余82%冯教授的个人故事也迅速吸引了广泛的关注。在不久后的几个月里,他的故事被更多的人知晓,他的助手郑秀娟整理过一份报道数据,其中浏览量最高的一篇,竟然突破了150万次。这份影响力,背后不仅是冯增昭个人的努力,更是他几十年如一日,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冯增昭的成就不只停留在表面。他在沉积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,不仅包括翻译和撰写学术著作,还包括提出了多个重要的研究方法论。这些方法成为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,如同路标一样指引着后来的学者。
冯增昭的研究生涯中,最令他骄傲的或许是那种由内心深处散发出来的坚定信念——他坚信,热爱和信念的结合能够创造无尽的力量。这种精神,成就了他在古地理学的辉煌,也激励着无数后人。
“冯铁腿”
在2011年9月3日,冯增昭教授和他的学生们站在北京永定河谷的一座高坡上。三名学生围绕在他的身边,负责为他挡住可能的危险,确保他能专心审稿。此时,冯增昭的身形虽显瘦弱,但那股学者的气质依然让人敬畏。他的眼睛紧盯着手中的地质文章,认真地分析和批注。
虽然坐在岩石上,但冯增昭心中却是在遥远的过去,追溯着13亿年前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滩的事实。古地理学,就是这样一门探索“时空”跨越的学科,冯增昭形容地质历史时期的长久,用百万年为单位来形容:“人类历史几十年就算长了,而地质历史需要以百万年为单位计算。”
在实践应用上,古地理学的研究对现代社会尤为重要,尤其是在资源开发方面,许多矿藏的发现依赖于古地理的线索。从更宏大的视角来看,古地理学不仅在解答自然环境的演变,它还帮助人类了解自己的过去,并预测未来的走向。
冯增昭在他漫长的勘探生涯中,曾有一段时间几乎不写文章,带着学生们走遍了大江南北,深入野外。一次在贵州黔西的考察,冯增昭与他的团队冒着巨大的野外勘探强度,穿越险恶山路,行走上十几公里只是家常便饭。尽管年轻的学生们已经力尽,冯增昭依然“健步如飞”,如同他们口中的“冯铁腿”。
当时,冯增昭的学生金振奎回忆起这次经历,依然感慨万分。在那次考察中,每一次勘测,冯增昭都要求学生们立刻对所看到的岩石特征做出总结,实地的总结和理论的结合成为他教学的特色。
无论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,还是在日常教学中,冯增昭总是以自己的行动感染着每一个学者。他的研究不仅限于实验室中的理论,更关注实地采集的证据。早年间,他曾批判过一些学者的偏差,敢于挑战权威,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。他甚至将这些成果编成定量古地理图,指导了多个大型油气田的发现。
“我下赢了”
冯增昭的一生,充满了对地质学的深厚情感。他出生在河南登封市,少年时期的梦想便是要走遍祖国的名山大川,投身地质学研究。早年的战乱与学术探索,造就了他坚定的信念——地质学是拯救国家的工具。他的志向明确,一心想通过“找矿”来为国家贡献力量。
他从清华大学毕业后,选择了留校任教,并最终进入了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。在学术界,冯增昭始终不忘初心,虽然身为教授,他的研究领域横跨地质学多个分支,但他始终坚持一个信念:所有的工作,必须是扎实的,必须通过实地采集到的证据来做支撑。
冯增昭不仅培养了无数学术人才,他还编纂了《古地理学报》,并倾尽心力推动国际古地理学会的成立。尤其是当他提出要创建学会的构思时,已是87岁的高龄。他在历经无数困难后,最终带领中国地质学界走向国际化。为了这一天,他等了9年,终于迎来了学会的成立。
这一天,冯增昭激动不已,尽管他已年近百岁,但内心依然澎湃不已。他说:“我不能说没有怨言,但现在成功了,一切怨言都烟消云散。”
驽马的心
采访中,冯增昭依旧保持着年轻时的激情。他的精神头依然旺盛,尽管已经耳背,但他依然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表达着自己的观点。“我就是一匹‘驽马’,只要不放弃,靠坚持,也能走完这条路。”
在这个有些寂寞的黄昏时分,冯增昭坐在窗边,阳光照射在他的脸庞上,仿佛又看见那位年轻时的少年,怀抱理想,朝着远方的山川誓言去探寻属于自己的学术道路。
他一生忠于地质学,始终坚持着自己对科学的热爱,也始终坚信,无论年纪多大,只要能工作,就不能停下来。
冯增昭教授,一个用自己一生坚持诠释了“驽马十驾”的学者,他的足迹已经成为后人前行的指引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盈辉优配-盈辉优配官网-配资公司开户-上海配资之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