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5日,正值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,海珠湿地生态价值大会暨2025全国生态日系列活动正式启动。
本次活动以生态价值大会为引领,联动创意赛事、自然课程、游园直播、生态市集、主题展览等多元形式,在全面展示湿地生态保护成果、倡导绿色生活新风尚的同时,将“生态价值转化”作为核心目标,通过发布生态产品、打造应用场景、建强价值联盟、孵化生态项目等实践探索,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,努力探索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湿地生态价值实现路径,为湿地生态系统的“保护—转化—共享”提供创新方案。
多元活动精彩纷呈,沉浸式体验生态魅力
活动现场亮点纷呈,围绕“湿地 +”主题设立了绿美海珠生态市集,8个特色摊位融合科普与趣味互动,如“小香草大气候”碳中和体验、“湿地声音档案馆”自然声景沉浸听、文创工坊手作活动等,吸引不少亲子家庭和青少年踊跃参与。
现场11米长的生态文明主题展览通过五大板块,系统展示海珠湿地保护机制创新及生态价值转化成果。现场特设“绿水青山”打卡点,引发公众共鸣。
据悉,活动期间,海珠湿地还将召集亲子家庭开展“会呼吸的城央湿地”和“小湖长巡护记”湿地探索课程,依托海珠湿地丰富的生态资源,通过生动有趣、体验丰富的教学形式,让参与者深入了解海珠湿地的生态价值,学习湿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,并通过实际行动为保护美丽河湖贡献力量。
生态保护成效显著,重塑城市“绿心”的生态韧性
海珠湿地作为超大城市中心区生态治理的典范,通过十余年系统性生态修复与科学管理,实现了从“生态孤岛”到“城央生命共同体”的跨越式发展,成为践行“两山”理论的生动样本。
近年来,海珠湿地生态修复向纵深推进,其生态优势愈发凸显。通过连通39条河涌、构建生态驳岸与雨水花园系统,依托珠江潮汐动力实现水体自然循环,湿地水质从劣V类跃升至Ⅲ类,部分指标达Ⅱ类标准。重构植被群落与栖息地,结合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体系,引种珍稀植物83种约2200株,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20种,植物多样性突破800种。创新搭建“昆虫旅馆”“浮排”草滩鸟岛等多样化栖息空间,建成1140亩水鸟生态廊道,形成“基、果、水、岸、生”五素同构的垛基果林湿地系统,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。
系统修复后,海珠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明显提升,连续发现“海珠斯萤叶甲”“海珠珐轴甲”“海珠微瓢虫”等3个全球昆虫新物种,红领绿鹦鹉、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重现城央,鸟类种群从72种增至202种,昆虫种类从42种跃升至903种,生物多样性指数位居全国城市湿地前列。
用创意激活湿地生命力,让生态价值“变现”
海珠湿地生态价值大会8月15日正式启动,年底将聚力五大行动:发布一批生态产品、展示一批生态成果、打造一批应用场景、建强一个生态价值联盟、招商孵化一批生态项目。
海珠湿地生态价值大会将积极探索“两山”转化路径,充分发挥海珠湿地生态价值,通过产品、项目与招商的联动,既彰显生态保护和修复成果,更推动稀缺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,提升区域营商环境,为海珠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新活力。
全国湿地生态产品创新大赛(湿地生态产品优秀创新案例征集)作为海珠湿地生态价值大会的重要环节,也于当天同步启动。
此次大赛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发展中心、中国林学会、中国湿地保护协会指导,生态产品认证国家创新联盟、中国国家湿地公园创先联盟和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共同主办,旨在系统展示我国湿地生态产品最新成果,打通“生态资产—经济资本—民生福祉”转化通道。
大赛以“激活湿地生命力,创造生态新价值”为主题,围绕湿地生态系统“物质供给—调节服务—文化服务”三大服务功能的衍生产品,设置了4条平行赛道。物质供给类生态产品赛道聚焦生态稻米、湿地茶、有机莲藕等将湿地风物变为市场爆品的产品;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赛道涵盖数字碳汇、智慧监测、AI水鸟识别等将湿地生态功能量化为“绿色收益”的产品;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赛道包含自然教育课程、观鸟研学营、文创周边等传播湿地故事的产品;其他创新类生态产品赛道则鼓励各类符合 “生态正向、产权清晰、可交易、可核算”的创新湿地生态产品,虚拟权益、跨界联名等均可参与。
生态价值创新实践,“助企九条”激活绿色经济新动能
作为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,海珠区近年来通过“生态共建、招商、融合、保护”四大机制,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。今年以来,海珠区立足海珠湿地国际重要湿地、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、全球最大城央湿地三大定位,坚定不移走专业权威科学保护之路,坚定不移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之路。
为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,海珠区林业和湿地局印发出台了《海珠湿地支持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“九条”》。在构建落地应用场景方面,充分借助海珠湿地多样的地类特征,聚焦人工智能、低空经济、数据要素等新质生产力应用,全力构建空地协同、水陆并存的人工智能训练场景,立志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生态“横店”。
目前,琶洲实验室、中科云图、小荷蜻蜓、文远知行等“海珠合伙人”企业已成功落地脑机接口、无人机、无人驾驶智能船、智能环卫系统等前沿产品。
在搭建品牌推介平台上,海珠湿地免费开放海珠湖北广场、南广场,海珠湿地一期牌坊、观花大道等优质生态资源,鼓励不同主体挖掘利用湿地元素,灵活开展产品入场推介、户外路演、宣传片拍摄、直播带货等活动。
此外,海珠湿地精心策划多条水陆精品生态游线,定期举办科创下午茶、商业洽谈会、投资论坛等招商活动,促进高新企业、投融资机构、重点高校等各方对接,共享环海珠湿地生态价值联盟商业资源,成功吸引文旅产业、都市农业等相关企业落户海珠。
海珠区林业和湿地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:“此次活动不仅是生态成果的展示,更是全民行动的号召。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‘湿地+’模式,推动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互促共进,让‘城央绿心’焕发更大活力。”
未来,海珠湿地将继续秉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,以创新为驱动,不断完善“助企九条”等政策措施,发挥生态大会等多重平台的纽带作用,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投身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,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,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树立典范,为全国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贡献宝贵的“海珠经验”。
南方+记者 吴雨伦
盈辉优配-盈辉优配官网-配资公司开户-上海配资之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